六月二十四日钟仰山侍郎
[清代]:潘世恩
寒蝉先秋鸣,凉意在树杪。卧闻檐雨止,起视琐窗晓。
清风来不速,引我至琼岛。中央一水亭,四面万花绕。
主人两宗匠,仙葩入品藻。坐我香世界,烟波凌浩渺。
同游皆俊才,吴质本诗老。为言卅年前,此地留鸿爪。
风流感晨星,陈迹忽已杳。及兹花生朝,一壶共倾倒。
珠露舞翠盘,游鱼跃文沼。飞来双白鹭,顾影斗清好。
一官挂朝簿,世事常扰扰。所欣半日闲,心迹冰壶皎。
归来枕簟清,香风满怀抱。
寒蟬先秋鳴,涼意在樹杪。卧聞檐雨止,起視瑣窗曉。
清風來不速,引我至瓊島。中央一水亭,四面萬花繞。
主人兩宗匠,仙葩入品藻。坐我香世界,煙波淩浩渺。
同遊皆俊才,吳質本詩老。為言卅年前,此地留鴻爪。
風流感晨星,陳迹忽已杳。及茲花生朝,一壺共傾倒。
珠露舞翠盤,遊魚躍文沼。飛來雙白鹭,顧影鬥清好。
一官挂朝簿,世事常擾擾。所欣半日閑,心迹冰壺皎。
歸來枕簟清,香風滿懷抱。
唐代·潘世恩的简介
潘世恩(1769-1854)清朝名臣。初名世辅,小字日麟,字槐堂,一作槐庭,号芝轩,晚号思补老人,室名有真意斋、思补堂、清颂。吴县潘氏先世为中原人,唐代有潘逢时为歙州刺史,因“居官有惠政,秩满,父老攀留,遂家于歙”。潘世恩六世祖潘仲兰自明代起由歙县北迁,落籍素享“风土清嘉、人文彬蔚”之誉的苏州。先撰,嘉庆间历侍读、侍讲学士、户部尚书。道光间至英武殿大学士,充上书房总师傅,进太子太傅。为官五十余年,历事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四朝,被称为“四朝元老”,与堂兄潘世璜、孙潘祖荫合称为“苏州三杰”,著有《恩补斋集》。
...〔
► 潘世恩的诗(9篇) 〕
近现代:
龙榆生
看一枝、春色逐人来,双脸晕潮妆。对遥山斜睇,修篁倦倚,照影寒塘。
曾是霜侵雪压,岁月去堂堂。留得芳心在,省识东皇。
看一枝、春色逐人來,雙臉暈潮妝。對遙山斜睇,修篁倦倚,照影寒塘。
曾是霜侵雪壓,歲月去堂堂。留得芳心在,省識東皇。
唐代:
宋之问
贵藩尧母族,外戚汉家亲。业重兴王际,功高复辟辰。
爱贤唯报国,乐善不防身。今日衣冠送,空伤置醴人。
金精何日闭,玉匣此时开。东望连吾子,南瞻近帝台。
貴藩堯母族,外戚漢家親。業重興王際,功高複辟辰。
愛賢唯報國,樂善不防身。今日衣冠送,空傷置醴人。
金精何日閉,玉匣此時開。東望連吾子,南瞻近帝台。
:
欧大任
高梁鞭弭未能胜,台上行春不共登。白雪风流知郢下,青云车骑忆平陵。
声闻岂但西皋鹤,搏起还看北海鹏。君自长安难久客,封书回雁且先凭。
高梁鞭弭未能勝,台上行春不共登。白雪風流知郢下,青雲車騎憶平陵。
聲聞豈但西臯鶴,搏起還看北海鵬。君自長安難久客,封書回雁且先憑。
元代:
丁鹤年
高人嗟逝矣,静乐尚求诗。岂意无为道,翻成罔极悲。
二难勤继述,一默付希夷。饮水心愈洁,看山意更迟。
高人嗟逝矣,靜樂尚求詩。豈意無為道,翻成罔極悲。
二難勤繼述,一默付希夷。飲水心愈潔,看山意更遲。
明代:
林俊
文会鸡鸣记往年,秋山回首四朝前。典刑数老今谁在,风雨重阳句尚传。
礼祀放晴中夜月,斋坛分碧北陵烟。直庐奎聚翻成感,旧臆新悰一闇然。
文會雞鳴記往年,秋山回首四朝前。典刑數老今誰在,風雨重陽句尚傳。
禮祀放晴中夜月,齋壇分碧北陵煙。直廬奎聚翻成感,舊臆新悰一闇然。
清代:
缪公恩
伏雨连朝长绿苔,一樽时对北窗开。谁云酒是消愁物,往事都从醉后来。
伏雨連朝長綠苔,一樽時對北窗開。誰雲酒是消愁物,往事都從醉後來。